P5290854.JPG

1..孔子說:冉雍寬宏大量待人莊敬慎重,有人君之度,可當領導人民的人.冉雍字仲弓,問隱士子桑伯子如何?孔子說:是可以的人,他辦事很簡明. 仲弓說:自居自治謹嚴,行政清簡,用這種精神來治理人民不就可以了.(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)若自居自治與行政待人都嚴謹,不會太嚴謹了嗎? 孔子說:仲弓你說的很對.

 

2..哀公問說:弟子之中誰比較會學做君子.(論語中之好學,皆是指學做人,君子之學,非好讀書.) 孔子對說:有顏回好學,會遏止自己的怒氣,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,不幸三十二歲就死了,現在沒了,沒有聽聞好學君子之道的人了.

 

3..公西赤字子華,出使齊國,冉有為公西赤的母親請安家費. 孔子說:給六斗四升. 冉有請求再添加. 孔子說:給十六斗. 後來冉有多給了自己的粟共八百斗. 孔子說:公西赤在齊做官,騎乘的是肥壯的馬匹,身上穿著高貴的衣服.我有聽說過,君子周濟有困頓或急需的人,不在富上加富.(不錦上添花).原憲字子思,孔子擔任魯司寇時,原憲為孔子的家臣.孔子給了粟九百斗.原憲推辭不受. 孔子說:不要推辭,覺得太多的話你可以周濟你鄰里鄉黨中需要幫助的人.

 

4.孔子對仲弓說:犁田的牛毛黃黑相雜,顏色不符合周人祭祀專用毛紅色的牛,但犁田的牛所生的小牛,毛是紅色而且角端正完整.雖不想用牠來祭祀,但山川的神靈會不愛嗎?(孔子暗喻,壞竹出好筍.冉雍的父親賤且品行惡,但其子卻是個賢才.父之惡不能廢子之善.)

 

5.孔子說:顏回致力行仁道,所以他的內心一年到頭都不會違背仁道.至於其他的學生,只有持續一日或一個月顯出仁道而已.

 

6.季康子問孔子說:子路可以勝任大夫嗎? 孔子說:子路做事果決,做大夫有困難呢? 又問:子貢可以勝任大夫嗎? 孔子說:子貢通達事理, 做大夫有困難呢? 又問:子有(冉有)可以勝任大夫嗎? 孔子說:冉求多才多藝, 做大夫有困難呢?

 

7.季康子想請清廉孝順的閔子騫當季氏封地費縣的縣官.閔子騫不想與濁惡社會同流說:請好好為我辭卻季氏.如有在要我去當官的,那我一定會離開魯國往汶水邊的齊國而去.

 

8.冉耕生重病(類似痲瘋病),孔子去探病,自窗戶牽著他的手.(冉耕有德行,病君北窗之下,君視之則遷南窗,使君以南面視之,孔子不敢受此禮,所以在窗戶下牽手與冉耕永訣.) 說:唉!要死了.難道這是天意嗎?這樣的好人怎麼會得這種病呢! 這樣的好人怎麼會得這種病呢!(孔子說了兩次表示哀痛至極.)

 

9.孔子說:有賢徳的顏回阿!吃的是簡單而貧乏的食物,住在簡陋狹小的住處.別人受不了這種困苦而憂愁,顏回卻能不改變心態自在快樂的居住.賢德阿,顏回這個人!

 

10.冉求說:不是不仰慕欣羨老師您所說的道理,實在是我能力不足的緣故阿! 孔子說:能力不足的人是走到半途力氣用盡只好放棄.你不是能力不足,是畫地自限不肯求上進.

 

11.孔子對子夏說:要成為有道德涵養的學者,不要成為自顧自私自利的學者.

 

12.子游字言偃,去武城當縣官,孔子說:你有得到好的人才嗎? 對曰:有澹臺滅明字子羽這個人(後來也是孔子學生),子羽光明正大,走路不抄捷徑走小路,若不是為了公事的話,不會到偃的私室來.

 

13.魯定公十一年,齊國為報復魯國參與吳魯邾郯攻齊之戰,發起稷曲之戰. 孔子說:魯大夫孟之側敗仗,奔回魯城,孟之側殿後抵擋齊軍,等到要撤退入城門之後才鞭策馬匹說:不是我勇敢殿後拒敵,實在是馬不肯快跑的關係.(孟之側有讓徳不誇之賢.)

 

14.孔子痛心世衰好諛悅色 說:當官的沒有如宗廟官子魚的好口才與宋公子朝的美貌,想在這個時代免除禍害,實在不容易.( 「鮀」人名,字子魚,有口才,受寵於衛靈公,喜好阿諛巴結,是衛國的大夫。宋國的公子朝,是一位美男子,他到衛國擔任大夫,很得到衛靈公夫人南子的寵幸。)

 

15.孔子說:要出門由大門出去是人之道,為何立身處世反而不依著道而行呢?

 

16.孔子說: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閱歷,則會成為田野中人般的粗野.外在的文采閱歷勝過內在的質樸,則會成為掌文書小吏般的浮誇.文與質要相互融合均衡,才能成為德才兼備的君子.

 

17.孔子說:人的本性是純樸正直的,不依此正道而活著的人,只是暫時倖免於難而已.

 

18.孔子說:知道知曉學習的人,不如愛好學習的人.愛好學習的人不如陶醉於學習的人.(求學要由淺而深.)

 

19.孔子說:天賦資質根基中等以上的人,可以跟他講高深的道理.中等以下的人因為無法領悟,所以要因材施教.

 

20.樊遲字子遲,問從政的智慧.孔子說:專心致力做合宜合義於人民的事,敬重鬼神不被迷惑不迷信,算是從政的智慧了. 又問從政之仁. 孔子說:困難難做的事情都先承擔下來,獲利利益的事都比別人慢享受,算是從政的仁德了.

 

21.孔子說:水性變動,無孔不入,如果遇到事情就知道其中的道理,那便是智者.所以說智者效法學習水.山居地不動,仁者樂天知命,個性如安靜的山,所以說仁者效法學習山.智者因上進成功所以歡樂,仁者少思寡欲,性常安靜,所以多長壽.(此句為仁智之性,仁智之用,仁智之功)

 

22.孔子說::齊國改變霸道權術來治國,可像魯國一樣重視禮樂教化而大治.魯國如能振作君臣之綱紀,效法周公之道,則可成王道之治.(齊為姜太公之後,魯為周公之後,若明主用心,則可達王道之治.)

 

23.觚,兩升酒杯,四方有稜,八角形,有底座,音同孤.因當時的人沉湎於飲酒,故孔子說:用觚飲酒卻飲酒過量而失了去了用觚飲酒之禮,這是觚啊! 這是觚啊!(是酒杯不是酒桶,孔子叫人少飲酒的意思.)

 

24.宰我問曰:有仁德的人,如果欺騙他說有人掉入井內井中可行仁,他會跳下去救嗎? 孔子說:為什麼要這樣說呢?君子有仁慈的心,可能因為合乎道理的話術,而受欺騙前往營救,但不可使自己也陷入井裡.君子可能一時被欺騙,但卻不會受不合道理的事所愚弄蒙蔽.

 

25.孔子說:君子廣博的學習聖人留下的書籍,以禮來約束自己,能這樣做也可以使自己不背離大道.

 

26.孔子周遊列國時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見了南子.子路很不高興孔子去見這樣子的人. 孔子發誓說:我的所作所為如若不合於禮,上天定會絕棄我! 上天定會絕棄我!

 

 

27.孔子說:能行中庸之道,可算是至高無上最好的德行了.但人們缺乏此德行已經很久了.

 

28.子貢曰:如果有人能博愛的廣施恩惠於人民,而且又能救濟眾生,這樣的人如何?稱得上是仁人嗎? 孔子說:能這樣何止於仁人,算是聖人了!這種事情對堯舜來說,都不一定能夠完全做到.所謂的仁者,沒有人我之分.想要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,想要通達自己也通達他人.能從自身之處腳踏實地身體力行的展現出來,這是行仁的方法.

 

原文:

1.子曰:「雍也,可使南面。」仲弓問子桑伯子,子曰:「可也,簡」。仲弓曰:「居敬而行簡,以臨其民,不亦可乎?居簡而行簡,無乃大簡乎!」子曰:「雍之言然。」

 

2.哀公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,好學;不遷怒,不貳過,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。」

 

3.子華使於齊,冉子為其母請粟。子曰:「與之釜。」請益,曰:「與之庾。」冉子與之粟五秉。子曰:「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;吾聞之也:君子周急不繼富。」原思為之宰,與之粟九百,辭。子曰:「毋!以與爾鄰里鄉黨乎!」

 

4.子謂仲弓曰:「犁牛之子,騂且角;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」

 

5.子曰:「回也,其心三月不違仁,其餘,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」

 

6.季康子問:「仲由可使從政也與?」子曰:「由也果,於從政乎何有?」曰:「賜也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賜也達,於從政乎何有!」曰:「求也可使從政也與?」曰:「求也藝,於從政乎何有?」

 

7.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。閔子騫曰:「善為我辭焉。如有復我者,則我必在汶上矣。」

 

8.伯牛有疾,子問之,自牖執其手,曰:「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」

 

9.子曰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」

 

10.冉求曰:「非不說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」子曰:力不足者,中道而廢;今女畫。」

 

11.子謂子夏曰:「女為君子儒,無為小人儒。」

 

12.子游為武城宰。子曰:「女得人焉耳乎?」曰:「有澹臺滅明者,行不由徑;非公事,未嘗至於偃之室也。」

 

13.子曰:「孟之反不伐,奔而殿,將入門,策其馬,曰:『非敢後也,馬不進也。』」

 

14. 子曰:「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難乎免於今之世矣。」

 

15.子曰:「誰能出不由戶?何莫由斯道也!」

 

16.子曰: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。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」

 

17.子曰:「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。」

 

18.子曰:「知之者,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,不如樂之者。」

 

19.子曰:「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。」

 

20.樊遲問知,子曰: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」。問仁,曰:「仁者先難而後獲,可謂仁矣。」

 

21.子曰:「知者樂山,仁者樂水。知者動,仁者靜。知者樂,仁者壽。」

 

22.子曰:「齊一變,至於魯;魯一變,至於道。」

 

23.子曰:「觚不觚,觚哉觚哉!」

 

24.宰我問曰:「仁者雖告之曰:『井有仁焉。』其從之也?」子曰:「何為其然也?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。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」

 

25.子曰:「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!」

 

26.子見南子,子路不說。夫子矢之曰:「予所否者,天厭之!天厭之!」

 

27.子曰:「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鮮久矣!」

 

28.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,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?堯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曠野之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