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0067.JPG 

章  觀徼章

 

 

 

 

 。

 

第二章    觀徼章 第二講 相對論

 
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.

假使為了表現美好的形相,就一再去虛偽的巧扮,像這種作為,難道還能算是美好嗎?

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.

如果只是希望行善讓別人知道,才去做善事,那麼這種行為,還能算是行善嗎?

故有無相生.

因此凡事沒有[]的感覺,就沒有[]的感覺,因為[][]是相對的.

難易相成.

沒有[困難]的感覺,就沒有[容易]的感覺,所以困難與容易也是相對的.

長短相形

沒有[]的名稱,就沒有[]的名稱,所以長與短也是相對的.

高下相傾

沒有[]的名稱,就沒有[]的名稱,所以高與下也是相對的.

音聞相和

沒有[小聲]的分別,就沒有[大聲]的分別,所以小聲與大聲也是相對的.

前後相隨

沒有[前方]的分別,就沒有[後方]的分別,因此前方與後方也是相對的.

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.

所以聖人知道以上這些相對的問題之後,為了要超越褒獎與煩惱的包袱,所以他就已無為的心去處事,因為以無為的心去處事,他就不會感到困擾.因此他對人民的教化,就不喜歡以辯論的語氣去實行.

萬物作焉而不辭.生而不有

他會學著天地培養萬物一般,不辭辛勞,而且不自傲,更不視為己有一樣的無為.

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.

因此聖人他以天地之德為榜樣,所以就做了許多事情,可是他做了許多事情之後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.因為他是不想居功的,所以他往往在大功告成之後就功成身退,不想去佔有這個榮譽.

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.

像他這樣寬容大量的涵養,連自己所建立的功德,都不去攀緣,因此反而使他的功德萬古流芳阿!

 

後記:

 

雖然一般人尚無法像聖人這麼豁達,但是至少可以學習如何擺脫世間的相對論.

例如:不期待就不容易受傷害.買樂透希望中幾千萬,那是慾望心在作祟,得到固然欣喜,而失去心便要落空了.養兒期待他要孝順,兒子長大不聽話便要失望了.(古聖曾說:別認為孩子長大一定要孝順你,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所帶給你的歡笑,就已經是在孝順你了.)聖人因為怕他的心被相對的論點綁住,所以找出心的解脫大法.

無為!仿效天地養育萬物之德,不管作什麼事都不必期待回報,不居功.這樣一來,不僅能讓自己瀟灑的面對世間萬物,也能夠讓自己的心一塵不染!

 

後記2:

要達到第一章深奧的論點,一般人應該達不到,除非是肉身佛了.因此,老子在第二章開始慢慢的引導.不知大家可否想過一個問題,如果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無償的世界,也就是世界任你各取所需,但你也貢獻你所能貢獻的.大家都無償的在為這個世界運轉.那麼貨幣也就沒用了.許多東西也不會被浪費了.世界哪來還有紛爭,更別說是戰亂,因為也沒有國別了.理想的大同世界認知是如此,然而問題的癥結點出現了.人的歷史好幾千年,文化根深蒂固好壞摻雜,口否並列,是非共存.這是以有形界的牽絆而言.然而無形界的牽絆呢?就是累世輪迴中八識田裡的許多種子.

會影響到你這一生的行為,(就是有人說的前世今生).當有形界與無形界的牽絆交錯參雜之後,大同世界的景象於是乎變的不可能了.於是........心..的論點就又出現了.因為聖人心清意靜,與大地為一體,以日月為榜樣,甘願拋棄自己的成見,熄滅自己八識田的不好種種.一般人們無法做到,又尊敬又感念聖人他的行為,才會供奉他為聖人.如果說,每個人都能如此,也都是如此,那麼每個人都成了聖人囉!那麼大同世界怎麼會是夢想呢!想要看見大同世界的話,不妨從自己先踏出第一步吧!

2010/08/2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曠野之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