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五 章 守中章
天 地 不 仁。以 萬 物 為 芻 狗。 聖 人 不 仁 。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。
天 地 之 間。其 猶 橐 籥 乎。 虛 而 不 屈 。
動 而愈 出 。 多 言 數 窮 。 不 如 守 中 。
第五章 守中章 第五講 天地與聖人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.
天地真的不仁慈嗎?為什麼將萬物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,用過之後就不要了.
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.
聖人真的不仁慈嗎?為什麼將天下的百姓,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,用過之後就不要了.其實天地化育萬物是遍及一切的,聖人博愛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,他們的心境絕不存有偏狹之意與分別之念,因此萬物的退化,完全是隨著他們的因果造化,這怎麼能怪罪天地的不仁慈,或是聖人的不仁慈,其實這完全是人民自己所作所為,自己招來的因果禍福阿!
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,虛而不屈 ,動而愈岀.
所以說天地之間,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.如果沒有人去動搖它,它就虛靜無為,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,如果有人去拉動它,那麼 — 風就自然吹出來.
多言數窮
因此,天地與聖人的心境是無為的,而現在有些人的思想不是偏左,就是偏右,不能默守中庸之道,常常以為自己很聰明,妄作主張,固執己見,互不相讓,像這種作為,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?
不如守中
如果要像以上這些多餘的做作,倒不如守住中和之道,譬如說:
一. 眼睛如果不多看,魂氣就隱藏在肝臟.
二. 鼻子如果不多嗅,魄氣就隱藏在肺臟.
三. 嘴巴如果不多說,神氣就隱藏在心臟.
四. 耳朵如果不多聽,精氣就隱藏在腎臟.
五. 身體如果不多動,意氣就隱藏在脾臟.
以上這五種神氣,如果能夠守中,身體中的五氣自然歸於本位,濁精自然化為元氣,元氣自然化為神氣,神氣自然歸於虛無之中,這就是修身的要訣,性命的關鍵,學道之人不可不知阿!
後記:
人是好奇的動物,喜歡多看.多聽.多聞.多說.多動.卻不知,看太多.聽太多.聞太多.說太多.動太多,會傷害到自身的元氣.憂鬱症,相信不是陌生的文明病.聽說會傳染.而是如何傳染的..我想就是靠看跟聽傳染的.一般鄉下偏遠的地方.就少有此種病症.所以,修身的要訣.就是守住自己的心.不該做的就不要做,或者適可而止.
人類文明越發達,但是快樂的人卻越來越少.這是為什麼呢?我想是因為慾望被物質享受越養越大,而自己與自己的心想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的關係吧!2010/03/09
後記2:
隨的工業革命與人權意識的高漲,原本勤勞淳樸的人們,人心開始思變.原來工業化可以提高產能,可以生產很多東西賺很多錢.原來機械可以代替人力,可以不用天天過著勞力不堪的生活.原來東西很多很便宜,可以不喜歡不想要的就丟了.原來就有的信仰,根本不是那麼的偉大,甚至根本不需要.於是,努力研發機械,開發石油,空氣開始污染,環境開始污染,人變懶惰了,人變貪心了,人變不珍惜東西了,上帝不見了.文明病出現了.溫度上升了,災難接踵而至了.而以上的事件,是天地不仁慈要殘害人類嗎?相信你的心中自有答案.人既然處於太極之中,也就是陰陽相對的世界裡.就逃脫不出陰陽善惡的定律.而天地之間就是個大風箱,它原本是靜態不動的,然而你用你的能量去啟動它,它便開始運轉.以個人而論,你用正面能量去運轉它時,你就會處在正面能量的結果之中.反之你用負面能量去啟動它時,它也會讓你身處於負面能量之中.如果以全人類來論,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地球,就是我們曾經所做的.如果說,你是用正面能量去啟動大風箱的人,那你就不必擔心地球的浩劫.反之,要趕快反省,不然真的是會自食惡果.
最後一段也是本格的站名,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.以下是個人的見解.當陰陽轉動之時,世界開始有了春夏秋冬,日月交替,萬物開始進入了生生滅滅的週期.唯有能守住中和之道,不去變動天地的大風箱,心中不存在善惡,才能讓存在陰陽的太極停止變動,回歸無極....回到天地的最初.如果你能夠懂的這個道理而且能夠實踐.你就能夠體會孔子的話(朝聞道,夕死可).2010/08/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