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六 章
谷 神 不 死 。 是 謂 玄 牝 。 玄 牝 之 門 。
是 謂 天 地 根 。 綿 綿 若 存 。 用 之 不 勤 。
第六章 谷神章 第六講 無形的真神
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.
天地有無形的真神,人體也有無形的元神,這都是虛無妙有的,看也看不到的.現在我們就簡稱它為萬物之母吧!
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.
萬物之母,雖然毫無門路可尋,但是天地萬物無不是從此而出,從此而入,因此它才是天地萬物的根源阿!
綿綿若存.用之不勤.
所有妙有之門是至虛至無的,是用之不盡,取之不竭的,像這種變化的玄妙,不是現在才有的,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.
後記:
這篇老子翻譯出來了,而我也是看不懂押..真是霧裡看花.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,人是上帝所創造的,是上帝的一部分.也因此,有許多潛能尚未被人自己發掘出來.心這種東西就很奧妙.例如:你現在想著小時候的回憶,有時卻可以清晰到人事物完全浮現在腦海中.以當今物質上的科技,無一樣東西能夠超越時空.
而人類的心卻瞬間穿越不受時空限制.這也是很奇妙的事情.
所以人自身上就有上帝的影子存在,千萬別小看自己,也別迷失了自己的心喔!
2010/0310
後記2:
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道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,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顛倒妄想,不能證得。」
六祖談經懺悔品其中一段:
「世人性本清淨。萬法從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。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。如是諸法在自性中。如天常清日月常明。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。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。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。智如曰慧如月。智慧常明。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。不得明朗。若遇善知識。聞真正法。自除迷妄內外明徹。於自性中萬法皆現。」
以經解經,相互印證得之.當人們選擇閉上眼睛而抱怨看不到太陽與月亮時,這是日月的過錯嗎?人們在人生的歷程中,真正該追求的到底是什麼?如追求財富,它又帶不走.如追求愛情.青春.權勢地位,往往又歷經不期時間的考驗.看的開.放的下.捨的掉.夠用就足的,真正又有幾個.所以佛陀才說,眾生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.
如果開睜開眼睛看自身的日月,看看自身上本來就具有的智慧.你就可以體會此章的精妙之處.2010/09/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