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十 章
載 營 魄 抱 一。 能 無 離 乎 。 專 氣 致 柔 。能 嬰 兒 乎 。
滌 除 玄 覽 。 能 無 疵 乎 。 愛 民 治 國 。 能 無 為 乎 。
天 門 開 闔 。 能 為 雌 乎 。 明 白 四 達 。 能 無 知 乎 。
生 之 畜 之 。 生 而 不 有 。 為 而 不 恃 。 長 而 不 宰 。
是 謂玄 德 。
第十章 玄德章 第十講 修道難易
載營魄抱一..能無離乎.
修道說容易也容易,說困難也困難,因為人心一外馳,魂就與魄相離,那麼你們能夠保持神不外遊,意不散亂嗎?
專氣致柔.能嬰兒乎.
你能夠專守先天的元氣,如嬰兒赤子一樣,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嗎?
滌除玄覽.能無疵乎.
你能洗除貪執之心,自淨其意,使心靈清靜澄澈而毫無瑕疵嗎?
愛民治國.能無為乎.
你能在愛國家.愛民族,或是治理國政的時候,保持一種天真博愛自然無為之心嗎?
天門開闔.能為雌乎.
人心為一身之主,那麼你的一身之主,在喜 怒 哀 樂出入動靜的時候,是不是經常守住安靜柔弱呢?
明白四達.能無知乎.
你們能夠在事物完全明白之後,還能保持不以聰明為傲,而守住無見 無聞 無為 無欲的境界嗎?
生之畜之.生而不有.
以上這些道理,其實都是要你們學習天地一般,因為天地雖生長萬物,養育萬物,但是它仍然不把萬物當成自己的.
為而不恃.長而不宰.是為玄德.
它生育萬物,養育萬物,做了天下的事,仍還還不仗恃自己的才能.長養育萬物還不認為自己是主人翁.像天地這種作為,便可稱為最深 最厚 最高 最遠 更難以立名的德行了.
後記:
本篇老子在教導人的修行之法,其實是要效法天地的無為無聲.通常,人的通病就是,好奇.八卦.愛聽好聽的.愛看好看的.而老子偏偏說,這些東西對人的原本的本性,不但絲毫沒有幫助,反而是造成煩惱的根源.所以想要讓自己修心修行更上層樓的第一要件就是,效法天地的無為.不恃.不有.不宰.2010/03/14
後記2:
修行的路,不管你如何走,只要你的心存著念.你就無法達到極致.為什麼?把念拆開來看是 今 心.現在的心,表示你動了心.而當你動了心,你就跳不出陰陽相對論.
雖可以有很高的修為,但是遇到考驗,還是很容易垮台.除非能夠不住念,也就是以無為的心去做以上的事.以無償的心去付出.還要有愿力.何為愿力.就是原來的那顆不受污染的心,所立下的心愿,付諸實行.如此便能跳出相對論,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.2010/09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