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
絕學無憂。唯之與阿。相去幾何。善之 於惡。相去何若。
人之所畏,不可 不畏。荒兮其未央哉。
眾人熙熙。如享太宰。如登春臺。
我 獨泊兮其未兆。 如嬰兒之未孩。
乘乘兮若無所歸。
眾人皆有餘。而我獨若遺。
我愚人之心也哉。 純 純兮。
眾人昭昭。我獨 若昏。 眾人察察。我獨悶悶。
澹兮其若 海。 漂兮 若無所止。
眾人皆有以,我獨頑且鄙。
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於母。
第二十章 食母章 第二十講 視萬物為一體
絕學無憂.
只要斷絕奸巧的心思,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.
唯之與阿.相去幾何.
比如在接待對話之間,輕輕和氣的回答 [唯],和不耐煩憤怒的回答 [阿],這兩句話同樣是聲音,相差沒有多少?
善之於惡.相去何若.
雖然相差沒有多少!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裏的感受就不同了,一種是覺得良善的,令一種就覺得是惡意的.
人之所畏.不可不畏.
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,良善與惡意,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,每個人相信都覺得很可怕,我也一樣,不能不怕阿!
荒兮其未央哉.
可是世人不修心德,心地寶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,憤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,不去修剪.
眾人熙熙.如享太宰.如登春臺.
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,就好像要參加豐盛的筵席一樣很想嚐試.又像春天登上高台,遠眺風景一樣的愉快.
我獨泊兮其未兆.如嬰兒之未孩.
唯有我的心境淡泊恬適,心清意定.就好像嬰兒在母體的懷抱中.
乘乘兮若無所歸.
好像動,又好像不動,沒有思慾,也沒有煩惱,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,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.
眾人皆有餘.而我獨若遺.
不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,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,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.而我的才智與能力,就好像遺失一樣,心境之中空空洞洞.
我愚人之心也哉.純純兮.
我真像愚人啊!是那麼的無知無識,渾渾沌沌的.
眾人昭昭.我獨若昏.眾人察察.我獨悶悶.
尤其世人的眼目,謀慮多端,就好像很精明銳利的樣子.唯有我昏昏昧昧,像無知的小孩.還有世人斤斤計較的樣子,就好像很會分別.為我像沒有知識的人,不知道怎樣去分別與計較.
澹兮其若海.漂兮若無所止.
哈!我的心,恬淡寧靜,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.像風一樣的飄搖自在,不執著一定的住所.
眾人皆有以.我獨頑且鄙.
世人都仗勢自己聰明才智,以為自己很有作為.而我呢?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.
我獨異於人.而貴食母.
唯有我跟世人不一樣.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,視萬物為一體,就好像時時要吸食母奶的嬰兒一樣,得到母奶,性命可全,失去母奶,性命就難保了呀!
後記1:
本篇是視萬物為一體,所以不與人爭,不與世爭,沒有名利奸巧,沒有精明意滿,因為世間人以利欲為重,所以衍生出種種不必要的心態與爭奪 ;反之如果以道為重,無欲恬適清靜自在,精神上何等消遙.所以重凡輕聖,與重聖輕凡,端看個人心之所歸了.
後記2:民國70年代流行著大家樂,也就是當今的六合彩.大家都瘋狂的搶著買,於是不買的人就被當成笨蛋了.但事實證明,中大獎富有的人少之又少,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人卻非常多.關鍵就在於你看待事情的眼光是短淺還是長遠.木村爺爺的蘋果樹也是一個例子.10年無收入的錯誤嘗試,種出了擺上兩年也不會壞的蘋果,為的就是師法自然農法,這種堅持,在當時大部分果農看來,與笨蛋無異.然而他的堅持卻告訴了我們,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規律.平衡.完整的生命系統.太多的人為對土地都是一種傷害.人的心也是,利慾薰心中了樂透,相對就有人傾家蕩產.為了收成大量使用農藥肥料,不僅對土地傷害,連消費者都間接受害.只是誰有木村爺爺的勇氣,放著10年無收入.誰有老子的智慧,以道為重,視萬物為一體.也許短時間你無法體會聖人的心境,但是一點一滴的提昇自己的心靈,有一天你也會成為聖人的知己. 2015/06/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