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1324.JPG  

 

 

  

 

是 以 侯  稱  

 輿 輿

 

第三十九章  得一章  第三十九講  道的根本

 

昔之得一者.

 

大道是清淨無為的,它的本體是精一無二的,所以 [道]又稱為 [一].

 

天得一以清.

 

自古以來如果得到 [一]的話,就顯得很清明.

 

地得一以寧.

 

地如果得到 [一]的話,就顯得很安祥寧靜.

 

神得一以靈.

 

神得到 [一]的話,就玄妙靈敏.人得到 [一]的話,就明理清靜.

 

谷得一以盈.

 

山谷如果得到 [一] 的話,就充足盈滿.

 

萬物得一以生.

 

萬物如果得到 [一]的話,就能生化成長.

 

侯王得一.以為天下貞.

 

君王如果得到 [一]的話,天下就安定自足.

 

其致之一也.

 

所以這一切的事物都很有密切的關係.

 

天無以清.將恐裂.

 

否則天不清明的話,就會崩裂.

 

地無以寧.將恐發.

 

地得不到寧靜,恐怕就會爆發天災地變.

 

神無以靈.將恐歇.

 

神得不到靈妙,恐怕就會衰頹消失.

 

谷無以盈.將恐竭.

 

谷得不到充盈,恐怕就要滅絕了.

 

萬物無以生.將恐滅.

 

萬物得不到生化的話,恐怕就要滅絕了.

 

侯王無以貞.而貴高將恐蹶.

 

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正道去治理天下,還要以尊貴的高為自居,恐怕就要遭到顛簸坎坷了.

 

故貴以賤為本.

 

所以說尊貴的人要以低賤為根本.

 

高以下為基.

 

高尚要以低下為根基.這樣的話才能契合萬機,沒有分別之心才能和合.

 

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.此其以賤為本耶.非乎.

 

因此侯王尚且要自謙稱 [孤王.寡人].這些名稱,不都是以低賤為本嗎?難道不是嗎?

 

故致數輿無輿.

 

不相信以車子比喻好了,如果要算他的零件,當然很多,如果要算車子的數量,只有一部,一部就不用算了,所以由 [一]而歸於[無],[無]才是 [道]的本體,回復到 [道]的本體,才能合於萬物之用.

 

不欲碌碌如玉.落落如石.

 

所以說高貴的人,不要將自己看成寶玉一樣,那麼的尊貴,不要將他人看成石頭一樣,那麼的低賤,因為這樣已失去道的根本了.

 

後記:

佛的平等觀,世間眾生都是一樣平等的,本性上都是一樣的(在凡不減在聖不增),也就是說,大家都一樣的意思!而在後天的習性習慣以及累世以來的種種藏識(阿來耶識)才會產生有不一樣的個性.就好比衣服,有人穿十件跟穿一件,被打的感覺穿一件的就會比較痛.有人聽聞佛法馬上開悟,就好比只穿一件衣服的人.有人聽了上百次也沒感覺,因為它的外衣幾百件也不一定.那些外衣就是我們的慾望,慾望越多,就會把我們的本性給遮蓋住,如雲蔽日月一般.想要看見日月般光輝的本性,只有自己把衣服(慾望)一件一件去除,到時你的本性內涵的藏識(種子)被佛法(澆水),就發芽了,開悟了.然後自己就知道自己的使命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曠野之音 的頭像
    曠野之音

   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

    曠野之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