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五 十 四 章
善 建 者 不 拔 。 善 抱 者 不 脫 。 子 孫 祭 祀 不 輟 。
修 之 於 身 。 其 德 乃 真 。 修 之 於 家 。 其 德 乃 餘 。
修 之 於 鄉 。 其 德 乃 長 。 修 之 於 國 。 其 德 乃 豐 。
修 之 於 天 下 。 其 德 乃 普 。
故 以 身 觀 身 。 以 家 觀 家 。
以 鄉 觀 鄉 。 以 國 觀 國 。
以 天 下 觀 天 下 。
吾 何 以 知 天 下 之 然 哉 。 以 此 。
第五十四章 善建章 第五十四講 德的餘蔭
善建者不拔.善抱者不脫.
天地之間,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,容易被拔去,購置有形的物品,容易被取走,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,才不容易被拔去,不容易被取走,這為什麼呢?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,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,也沒有其它的力量,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.
子孫祭祀不輟.
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,行乎道德的人,他死了之後,仍然有社稷宗廟,讓子子孫孫祭祀,代代相傳不絕.
修之於身.其德乃真.
因為他的德,實行於身,所以他的善德,才有如此的完美.
修之於家.其德乃餘.
所以說,一個有道德的人,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,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.
修之於鄉.其德乃長.
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,德話於鄉里之間,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.
修之於國.其德乃豐.
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,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.
修之於天下.其德乃普.
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話,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.
故以身觀身.
因此我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,我就以自己的身心體悟,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.
以家觀家.
以自己的家庭教化,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.
以鄉觀鄉.
以自己的鄉里教化,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.
以國觀國.
以自己的國家教化,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
以天下觀天下.
以現在的天下教化,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.
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.以此.
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?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.
後記:
一個人造成一個環境,還是一個環境造成一個人.如果積極的人他便能營造出一個環境,如果是消極的人,他便讓環境來影響他.這就是能量.這就是磁場.科學家曾做過實驗,對2 杯一樣的水做不一樣的事.一杯不斷的責罵他數落它,結果在顯微鏡下顯現出醜陋的結晶;另一杯則是不斷的讚美稱讚它,結果它的結晶無比美麗.
不過存在化學鍵鏈的水,都能夠如此感受善意與惡意了,更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.因此,心能做天堂能造地獄,就是如此.你的心是美的是善的,那麼你看到的人個個都是佛菩薩都是慈悲的.如果心是惡的,那麼就會跟蘇東波看佛印一樣,是一坨牛糞!